概要: 2025年開年,中國汽車工業傳來捷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31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二年產銷量均突破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首次突破1000萬輛,均超1200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25年開年,中國汽車工業傳來捷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31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二年產銷量均突破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首次突破1000萬輛,均超1200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市場份額方面,2024年我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797萬輛,同比增長23.1%,銷量占有率65.2%,比上年同期上漲9.2個百分點。全國乘用車市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突破60%,同比增長8.6個百分點,2024年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占有率突破70%,較上年同期上升10.4個百分點。從曾經20萬元被視為汽車品牌“價格天花板”,到如今在幾十萬元站穩腳跟,甚至撬動百萬元級別市場,中國汽車品牌持續向價值鏈高端邁進,越來越多關鍵技術和產品實現自主可控。
出口方面,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585.9萬輛,同比增長19.3%,進一步鞏固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地位。其中,乘用車出口495.5萬輛,同比增長19.7%。比亞迪等車企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也不斷深化,如2024年12月21日,比亞迪攜手當地經銷商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辦品牌發布會,并推出了五款純電動車型。
在技術創新與智能化方面,汽車日益成為“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的交匯點,智能化趨勢越發明顯。2024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L2級新車滲透率達到55.7%,其中,具備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為11%,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愈發普及。傳統零部件也在智能化趨勢下轉型升級,如上汽智己的靈蜥數字底盤、吉利的AI數字底盤、江汽集團的全域線控智慧底盤等紛紛亮相,助力汽車更安全、更穩定。
與此同時,汽車制造行業的“內卷”現象也受到關注。據第一財經消息,在2025年的上海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就緩解汽車制造等產業“內卷”困境提出建議。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杰表示,中國汽車行業在2024年仍處于激烈的價格戰中,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經濟增速放緩。價格戰雖然刺激了銷量增長,但汽車全產業鏈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導致行業利潤率下滑。
此外,行業內也有不少新動態。1月16日,比亞迪宣布在韓推出純電SUV車型ATTO 3,正式進軍韓國市場,基礎車型售價為3150萬韓元,升級版ATTO 3 PLUS售價為3330萬韓元,并且計劃年內再于韓國市場推出緊湊型電動乘用車海豹和電動SUV“SEALION 7”。同樣在1月16日,吉利汽車埃及工廠正式投產下線旗下兩款車型,該工廠位于吉薩省的十月六日城,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實現約3萬臺的年產能,并承擔更多車型的本地化組裝工作。
展望2025年,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表示,新能源汽車下半場將更多在人工智能、智能駕駛等領域比拼,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企業應持續開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關注汽車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安全可靠性,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關鍵詞: 中國汽車產業 2024 年成績斐然,2025 年持續發力
相關資訊
公司新聞
上一條: 汽車制造行業液壓系統技術創新成果豐碩
下一條: 沒有了!